宁波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超99%
原标题:宁波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超99%
央广网宁波6月23日消息(记者 陈金莲)6月22日,星巴克宁波日报店在精心装修后重新开业。咖啡师杜占营穿着黑围裙站在收银台前,在手写板的配合下,顺畅地为客人点了单,不一会儿,咖啡就做好了。杜占营用手语比出“谢谢”,一旁的提示牌上写着:“大家听不见你的声音,但大家很乐意为你服务。”
宁波首家星巴克手语门店员工正在进行手语表演(央广网记者 陈金莲摄)
据了解,杜占营所在的店是宁波首家星巴克手语门店,该店目前共有6位听障员工及4位健听员工,他们都具备专业的咖啡常识和技能。在这里,言语不会成为听障伙伴与顾客们交流的障碍。未来通过店内语音识别系统、定期组织的手语课堂和咖啡教室,一杯咖啡的联结将不断增进不同社群之间的理解和融合。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大家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从政府到社会、从家庭到学校,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残疾人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
就在上个月,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东柳菜市场的“cai咖啡”开业。这家咖啡店的店主王挺,是一名失聪人士。这家菜市场咖啡店开业是东柳街道扶持残疾人创业的一个新尝试,通过靠前一步、主动对接、全程跟踪、能帮尽帮,发现残疾人的需求和技能,为残疾人开辟更为便捷的就业创业渠道。
宁芳(化名)是去年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有听力二级残疾,在人才市场找工作屡屡碰壁。宁海县残联了解到情况后,多方联系,为她先容了一家公益机构的工作,让她顺利就业。“最初心理上还是受到了一些打击,幸好有残联的大哥哥帮忙,让我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工作后,由于她积极上进的工作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后来,在朋友的先容下,她又应聘到了宁海一家上市企业担任仓储管理一职,工资收入也提升了很多,达到了5000元每月,还享受企业的单人宿舍,“非常感谢大家对我认可和帮助。”宁芳由衷地对记者说。
宁波首家星巴克手语门店被授予鄞州区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央广网记者 陈金莲摄)
北仑区阳光学校是一所特殊学校,如何帮助孩子们找到合适的工作,顺利地踏上社会?该校校长顾盛宇操碎了心。
为了让特殊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北仑区阳光学校职高班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自食其力,学校开设了中点、西点、茶艺、家政等4门特色课程,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向。同时,学校积极与企业沟通牵线,搭建校内实践、校外实习的平台。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爱下,目前,希尔顿酒店、丽筠酒店、“蚂蚁工坊”等爱心企业都已成为学生校外实习法人基地,为特殊孩子们就业提供更多的支撑和就业机会。
“大家将继续努力,在孩子们与爱心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为他们有尊严地走上社会、自食其力铺平道路。”顾盛宇表示,“特别感谢这些爱心企业,也希翼通过这些特殊孩子顺利就业的暖心故事,让更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关心关注到这个特殊群体。”
而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学校不少孩子已经在企业、酒店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大家希翼残疾人能够融入社会,融入社会的最佳方式还是就业。大家现在讲共同富裕,是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所以大家要千方百计、多层面、多业态、多途径帮助残疾人就业。”宁波市残疾人就业中心主任孙路明表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宁波市持续优化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支撑保障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政策,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就业,实现自我价值,融入社会。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宁波市持证的本市户籍残疾人有近18万名,其中就业年龄段的有5.9万人。在政策推动、各级残联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宁波在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就业率超过99%,特别是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催生多种就业新形态,也激发了残疾人群体多元就业的创意。
“未就业的残疾人中,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大龄残疾人是就业难度最大的。”孙路明说,部分残疾人自身能力偏弱、缺乏技能、竞争意识不强,个别用工单位出于经济效益考虑吸纳残疾人积极性不高,就业市场上适合残疾人的岗位少等主客观因素导致的残疾人就业瓶颈也依然存在,进一步推动残疾人就业仍需要多方持续努力。
媒体矩阵
就业推荐
看点
xpj手机娱乐厅24小时